近八年来华东理工博士生杨孟平坚持返乡劝学扶智,累计影响两千多名学生
来自大山的学子: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回来
杨孟平(右)用亲身经历鼓励家乡的孩子们要自强不息。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储舒婷
(资料图)
从大凉山到大上海,从不知电脑为何物到保研人工智能专业、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回报大山……这个一路“开挂”的青年名叫杨孟平,是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持续努力,他不仅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与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AI专业人才,还始终心系大山,尽己所能致力于为家乡的“控辍保学”作贡献。
从2015年起,杨孟平坚持每年返乡劝学扶智。近8年来,他走过7个村庄,深入十余所学校,累计影响了2000多名学生,先后鼓励20余名辍学学生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我深知,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能够形成一股改变自己同时影响他人的力量,并让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下去。”杨孟平说,作为一名来自大山的学子,他坚信,“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努力影响更多的人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交通不便,走到最近的学校也要两小时,离县城里的高中就更远了。由于山路崎岖漫长,加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种因素叠加下,很多村里的孩子早早辍学,告别了学堂。
“我从小就喜爱读书,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杨孟平一直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他通过“励志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项目)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初到学校时,我对电脑一无所知,而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对编程早已了如指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都很吃力。”初入大学时的不适应,他至今记忆犹新。但和不少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子一样,只要不放弃、持续努力,眼前的困难从日后来看,只是一番磨砺而已。
在学习上,杨孟平投入了数倍的时间。课余时间,别人在娱乐、休闲,他总是埋头苦学,努力追赶课程进度。果不其然,杨孟平成功“逆袭”,成绩从班级垫底到名列前茅。本科期间,他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被保送华理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求学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大城市的现代化与家乡的贫穷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家乡迫切需要改变。“家乡还有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孩子,需要有人担起责任,鼓励他们坚持学业、走出大山。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努力影响更多的人。”杨孟平说。
发动同学一起点亮大山孩子心中的那盏灯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2015年开始,杨孟平每年坚持回乡,从事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我自发组织周围同学进行回访,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告诉大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走出大山。”2018年,他一路返乡劝学的过程被新华社全程直播三天三夜,累计300万余人次观看,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到2019年时,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再次出发。这次他们来到了大凉山最贫穷的五个县之一——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到达悬崖村的钢梯,深入5个村庄、8所学校,以科技为“芯”,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
“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力透纸背的留言,让杨孟平深受触动。受此启发,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通过线上给100多名高中孩子们答疑解惑。
在杨孟平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影响下,在家乡,更多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读书成才和尊重知识的氛围,在村子里日渐浓郁。
立志发挥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教育扶智,更是扶志。在杨孟平的身后,更多山区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比如,有人在教室后墙上写着:“我要学医,先去大医院,再回到县城,为家乡医疗事业作贡献。”也有孩子许下心愿,“我想考理工大学,读化学,以后做化学家……”其中,有一名男孩立志考到上海,并在经过一年补习后,成功被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录取,成为杨孟平的学弟。
劝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杨孟平投身科研报国的热情。在开始攻读研究生后,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各类奖学金,并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更新日益迅速,而家乡的信息科学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我希望继续不断努力,学成后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孟平说。
人物小传
杨孟平,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近8年来这名95后一直致力于家乡大凉山的“控辍保学”,用扶智助力扶贫,累计影响帮助2000多名学生。曾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
标签:
要文